血常规几十个指标,关键看这4个指标

新闻要闻 2025-09-15 04:58:49 88

无论是血常去医院看病还是体检

血常规都是最常接触的检查项目之一

它不仅是诊断各类血液病的核心依据

还能辅助判断其他疾病

如感染、贫血等

甚至参与鉴别不同病症

不过拿到血常规报告单时

很多人会被一页纸上密密麻麻的规个关键指标看晕

其实不用慌

抓住这几个关键指标

白细胞、血小板、指标指标披沥肝膈网血红蛋白+红细胞

就能快速抓住重点

其他指标都是血常在特殊情况下才更有意义

  01

  血小板(PLT)

  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,可保护毛细血管的规个关键完整性,具有止血凝血等功能。指标指标

  数值升高:血栓风险

  血小板正常范围通常为(100~300)×10 /L。血常数值轻度升高(<450×10 /L)多与生理性因素相关,规个关键包括运动后应激、指标指标熬夜或月经周期影响。血常

  当数值持续超过600×10 /L且伴随头晕、规个关键肢体麻木等症状时,指标指标需警惕感染或肿瘤等病理性因素。血常

  注意:

  血小板数值本身并非血栓风险的规个关键披沥肝膈网直接评估指标,需结合凝血功能检测(如D-二聚体)、指标指标基础疾病(高血压/糖尿病/高血脂)进行综合判断。

  建议:

  轻度异常者间隔1~2周复查,必要时完善进一步检查。

  数值过低:出血风险

  正常范围是(100-300)×10^9/L,如果太低了,就会有出血的风险。

  尤其是长期吃阿司匹林了这一类抗血小板药物,或者其他抗凝药物的人,更应该关注血小板。

  02

  白细胞(WBC)

  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“卫士”,当病菌侵入体内时,白细胞能变形穿过毛细血管壁,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,将病菌包围吞噬。

  数值增高:体内可能存在细菌感染

  白细胞正常 (4.0~10.0)x 10 /L,作为人体免疫防御的核心细胞,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可能是感染的信号,就是有炎症了。

  也可能与手术、剧烈运动等应激状态相关。

  细菌感染: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,常伴随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。

  病毒感染:C反应蛋白正常,淋巴细胞比例增加。

  特别提醒:

  避免仅凭血常规结果自行服用抗生素,需结合临床症状和专业医师判断。

  数值降低:免疫力可能下降了

  白细胞正常 (4.0~10.0)x 10 /L,太低提示免疫力可能下降了。

  常见于病毒感染、血液病、自身免疫性疾病、脾脏功能亢进等。

  需要结合临床综合考虑,此时你需要做的就是看医生,以免耽误病情。

  03

  红细胞(RBC)+血红蛋白(HGB)

 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。它是人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媒介,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。

  血红蛋白的指标主要就是看我们有没有贫血。

  数值升高:血液系统疾病

  常见于甲亢危象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红细胞增多症等。

  数值降低:贫血

  当血红蛋白偏低时,说明我们可能有贫血。贫血时,人们可能会出现心慌、气短、乏力、头晕等一些不舒服的症状。

  正常值:男性120~160g/L,女性110~150g/L。

  男性低于120g/L,女性低于110g/L,就要看看是不是贫血了。

  04

  次要指标

  需结合临床判断

  淋巴细胞比例:

  比如发烧了感冒了发现淋巴细胞高,病毒感染可能性更大。

  中性粒细胞比例:

  如果发烧了感冒了,发现中性粒细胞高,细菌感染可能性更大。

  嗜酸性粒细胞比例:

  如果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,往往提示身体有过敏反应或者体内存在寄生虫。

  注意:

  看到自己的血常规报告有异常时千万别慌,因为单一的箭头可能代表疾病的可能性不是很大,还是要结合多个指标以及症状,及时找医生结合判断,避免过度诊疗。

  白细胞、血小板数值偏低者,可适当运动,加快血液循环后再复查血常规。

  大多数箭头设计出来是给医生看的,而不是给病人看的。

  知道一些最基本的健康知识是必要的,但没必要过多胡思乱想。

  05

  抽血前后的注意事项

  血常规检查影响因素很多,为保证检测的准确性,请你注意以下事项:

  ▲体检前3~5天避免高脂肪、高蛋白食物 ,避免饮酒。保证良好睡眠,避免剧烈运动。

  ▲体检前一天20:00后禁食,可以喝水。

  ▲穿袖口宽松的衣服,抽血时放松心情,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收缩,增加采血难度。

  ▲采血后按压穿刺点3~5分钟,直至不出血。

  ▲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:头晕、眼花、乏力等应立即平卧,必要时饮少量糖水,待症状消失后再离开。

  ▲如果检测结果有异常,不要紧张,一定要看医生。

  ▲如果是住院患者并检测结果异常,请本人及家属一定要遵医嘱,可能会多次抽血排除试验误差、治疗前评估、治疗效果评价及监测治疗后的不良反应。

  面对血常规报告中的箭头标识

  建议优先关注以下核心指标

  1.核心指标:

  红细胞与血红蛋白:持续降低提示贫血,异常升高需排查血液系统疾病。

  血小板:持续>500×10 /L或<50×10 /L需警惕血栓/出血风险。

  白细胞分类:白细胞正常 (4.0~10.0)x 10 /L,数值过低提示免疫力可能下降,过高则可能提示体内存在细菌感染或炎症。

  2.次要指标:

  次要指标如淋巴细胞、中性粒细胞、嗜酸性粒细胞等,需结合临床判断。

  【本文审核专家】

  许书倩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

[ 责编:李然 ]
本文地址:http://taian.fluid.org.cn/html/74c1599910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一见·“全球南方第一方阵”何以烈火见真金

联合国秘书长谴责以色列空袭致多名巴勒斯坦记者遇害

决不能搞背离战斗力标准的有害积极性

中俄舰艇编队完成海上课目演练 8月6日转入海上联合巡航

家电类商品零售额连续八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

友情链接